“这里也有一日店长?”这个五一,“一日店长”的身影随处可见——奶茶店、服装店,甚至在科技属性较强的华为体验门店里,都不乏高颜值“店长”坐镇。
“合肥华为这个帅哥店员是谁”“偶遇一日店长我又幸福了”的帖子遍布小红书、微博和抖音等社交平台,评论区还有人问“帅哥明天还在吗”?也有不少网友调侃:“冲着这颜值高低得消费一把。”
当线下店铺们的“商战”打到了通过俊男靓女来“勾引”消费者的阶段,“一日店长”正在不断被复制。
无论是明星网红、高颜值KOL,还是二次元COSER,每每举行出现在线下门店参加一日店长活动时,都能吸引不少粉丝或是路人拍照打卡,并被分享到小红书等社交平台,带来更广泛的“出圈”。
不过,当“一日店长”活动开始泛滥,不同的声音也开始出现。门店里充斥着前来打卡的粉丝,对于像小星这样对网红明星无感的路人而言,“有些反感了,要办活动可以专门找个新场地,也不是专业的店员,太影响普通消费者的体验了”。
的确,对于这些并未接受过专业门店训练的“一日店长”们而言,体验“一日店长”这件事,与其说是在上班为消费者服务,还不如说是用颜值在“营业”。
在“一日店长”活动背后,实则还是红人打卡、流量经济的套路。当越来越多品牌、网红们开始涌向“一日店长”模式,消费者们的态度也由最初的好奇到习以为常甚至有些反感的时候,这门生意又该何去何从?
明星?网红?谁才是一日店长“销冠”
“与喜欢的明星面对面”,是一日店长兴起时的最大卖点。
起源于日本时尚圈的“一日店长”模式,最初主要以品牌邀请明星代言人化身“临时店长”的形式为主,明星通过亲身进店为粉丝服务制造流量爆点,让粉丝经济直接转化为品牌的产品销量。
由于日本动漫影视行业的蓬勃,这一模式后也被复制到二次元圈,品牌会通过邀请Coser、声优等跨界助阵,让粉丝得以在三次元世界邂逅“纸片人”,以“打破次元壁”的方式来吸引粉丝目光、拍照打卡并入店消费。
